暑假过半配资专业网上炒股,初三毕业生们开始收心为高一课程作准备,如何有效做好初高衔接?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是初高衔接最被关注的学科,《隽言教育》
专访广州名校的高中学科组长们,给出攻略。
华附数学科组长:强化自学能力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数学科组长周建锋为“新高一”同学在暑假期间的准备,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了解高中数学的主要课程内容和基本结构,尝试自学以体验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思路;
第二,加强自学能力,高中课程内容更为复杂,自学能力尤为重要;
第三,提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对这方面的要求比初中更高。
做好这三点,将为高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执信物理科组长:动手动脑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展开剩余85%广州市执信中学物理科组长李华思介绍了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不同:
知识关联度方面,从“零散独立”到“体系化串联”。初中物理的知识点相对独立,多聚焦单一现象或规律,知识间关联松散,学习时可分段掌握;而高中物理构建了严密的知识体系,例如必修一从“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到“运动状态改变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再到“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牛顿运动定律),形成“现象—规律—本质”的完整链条,每个知识点都是后续内容的基础,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分析、串联知识的能力,一旦某环节脱节,后续学习会明显受阻。
学习深度方面,从“具象现象”到“抽象本质”。初中物理侧重直观现象与基础概念,知识多与生活经验挂钩,理解难度低;高中物理则深入探究规律的本质,概念更抽象(如“瞬时速度”需突破“某一时刻的速度”这一难以直接感知的定义,“加速度”需理解“速度变化快慢”而非“速度大小”),对抽象思维的要求显著提升。
分析精度方面,从“定性描述”到“定量计算”。初中物理以定性分析为主,高中物理则强调定量分析,需通过精确计算推导结论(如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加速度,再结合运动学公式求位移),且大量依赖数学工具(函数、三角函数、几何关系等),对“物理规律+数学运算”的结合能力要求骤升。
初升高的这个暑假,应该做什么才是正确的对高一的准备?她建议:复习或者预习必要的数学知识,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通读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材;关注身边的物理,多动手动脑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阶版可以阅读《新概念高中物理读本》。
华附物理科组长:对比式阅读初、高课本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科组长蔡钳指出:准高一同学要做好三个准备以应对高中物理学习的变化。
第一,理解高一教材跟初中教材的区别,具体做法可以购买高一必修一的教材,把初中八年级的教材拿出来进行对比阅读。比如,初中八年级的第一章和高一必修一的第一章都是“机械运动”,先看八年级的机械运动,再尝试去学习高一必修一这一章,就能发现高中知识和初中知识的差异。
体会差异在哪里:例如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同;思维方法不同,初中更多的是现象,高中要从物理的本质、物理的思维方法去理解。
第二,需要运用的数学工具做好准备,初中学过的三角函数、平面坐标系里面的直线、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等,在高中的物理里面经常会用到,在假期可适当加强这方面的知识。
第三,转变思维方式,初中更多的是从表面现象看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但高中更多要从本质出发,用物理的思维方式,运用物理的工具来解析问题。
执信化学科组长:提前学优势会消失,更重阅读、逻辑、推理、反思能力
广州市执信中学化学科科组长钟映雪为同学们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转变认识。
初中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普及基础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 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后续学习和生活奠定共性基础。高中教育的目标则更侧重培养学科深度和学术潜力,为高等教育筛选和输送人才,知识体系抽象、系统且深入,对抽象思维、自主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要求显著提高。因此,高一用于进入新学习阶段的过渡期非常短,其学习内容也不是学不好等高三再多做题就可以解决的。
二是做好计划。
首先,复习旧知。学生要重新梳理初中化学知识,特别是金属、酸碱盐、氧化还原反应相关内容,以及在中考的时候,因掌握不牢、能力不足导致失分的板块,再进行知识体系、结构的整理,为高中学习奠定好基础。
其次,预习新知。暑假期间,学生可以向高年级学长学姐们借一下高中课本,仔细研读,也可以登录广州市共享课堂网站观看网课,在自学后完成课后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暑假提前预习的目的在于摸清高中主干知识,让学生进入高一后在面对难度骤升学习内容时有一个心理上的优势,具体内容不需要掌握得十分透彻,校内正式学习时要紧跟老师节奏,将老师的教授与自己的自学做对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提升能力。提前预习高中课程这个优势一般会随着课程的推移慢慢消失。而能够促进学生长期发展的是多方面的能力问题和素养基础。比如说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反思总结能力等。因此,学生在暑假期间可以阅读一些有关学习方法培养的书籍,或与同学、师长交流,在预习或完成作业中有意识地培养这些能力。
执信英语副科组长:完整阅读 思维预热
广州市执信中学英语副科组长伞瑶介绍,初高中阶段在语言知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上的衔接断层。
从语言知识与思维能力来看,初高中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词汇难度和句子复杂度的提升,更在于对学生认知水平和抽象思维的要求上。高中英语文章往往涉及更复杂的逻辑结构和抽象概念,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如果学生初中时仅满足于识记基础词汇和语法,缺乏对文本深层含义的探究,到了高中面对长难句密集、主旨隐晦的文章,便容易出现理解断层 —— 既可能是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不扎实导致的 “知识断层”,也可能是无法适应抽象思维要求的 “思维断层”。
从学习方法来看,初中生常见的碎片化阅读、“找答案式” 解题等习惯,难以应对高中对全文主旨和段落逻辑的考查。部分学生习惯逐句翻译、孤立记单词,却忽略了语篇整体语境的把握,面对高中更长更抽象的文章时,往往抓不住核心,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学习信心。
针对这些问题,初升高的暑假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好准备:
一是着力培养完整阅读习惯。多接触英文报刊(如《中国日报》)、分级小说、CGTN 新闻或英语纪录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沉浸式输入中感受语言逻辑,培养语感。不必追求 “句句看懂”,重点是在完整阅读中学会把握文章主旨和段落关系,享受语言学习的乐趣,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二是注重语言输入与思维预热。利用暑假广泛涉猎多模态英语材料,无论是阅读、听说还是观看视频,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比如科技、文化、故事等),反复接触相关内容。这种持续输入不仅能积累词汇和表达,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为高中阶段的思维要求做好铺垫。
总结:不必过度担心 切忌题海战术
老师们表示,其实不必过度担心衔接难度,高中老师会循序渐进地引导适应,而接触稍高于自身水平的内容,本身就是成长的过程。关键是紧跟老师的指引,紧跟班级的步伐,耐心地接纳并学习新的学习方法,能更快适应学习节奏,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另外,同学们切忌通过题海战术提升,例如暑假或开学后大量刷题甚至做高考真题,这是违背了学习的规律的。刷题带来的知识对题目的熟悉程度,但作为一种输出的方式,刷题始终无法实现知识的学习积累与内化。希望通过刷题提高,这种做法容易造成思维固化的情况,难以保持对学习长久的兴趣。
文|记者 蒋隽
视频|记者 蒋隽 实习生 刘宪军配资专业网上炒股
发布于:广东省广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